?
《泰坦尼克號》以一個真實的沉船事件為背景,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從南安普敦前往紐約途中,撞上冰山沉沒。整個故事講了沒落的貴族女露絲和窮畫家杰克的愛情故事。
1997年上映,取得18.4億美元的票房,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紀錄。該片榮獲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13個獎項。
導演導演詹姆斯·卡梅隆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,他的加入預示了這部電影不會單純是一部情愛片。
卡梅隆擅長拍攝動作片以及科幻電影,他自編自導科幻電影《終結(jié)者》表現(xiàn)的就是,要么赴死,要么等死的決絕和突破。
在絕境中掙扎和尋找出口,是《泰坦尼克號》的底色,也是整部電影隱藏的故事線。
這條隱藏故事線的女角就是露絲。露絲上船不是去尋夢的,她是完成一場利益婚姻。她上船邂逅一場愛情,遭遇一次海難外,對于露絲來說這是內(nèi)在自我的一次冒險之旅:迷茫,掙扎,突破,最終歸于平和。
《泰坦尼克》是災難,是噩夢,也是重生。
一/英國貴女地位的演變
文學不同于歷史,卻來源歷史。著作如何,電影也是這樣。
在說電影之前,先要大致說一下英國貴族女人地位的歷史變化,這和女主露絲的家庭背景息息相關(guān),也是她在電影里所有行為產(chǎn)生的根源。露絲出生在英國貴族家庭,后來家道中落,她才嫁給了紐約的石油大亨之子。
隨著英國工業(yè)革命的開展,英國女性開始關(guān)注公平權(quán)利,渴望參與社會事務的,對思想和經(jīng)濟意識開始蘇醒,慢慢從馴服的羔羊轉(zhuǎn)變成了驍勇的斗士。
《唐頓莊園》格蘭瑟姆伯爵3個女兒,三小姐西比爾,竭力為女性爭取選舉權(quán)和投票權(quán),她是格蘭瑟姆家族中第一個穿褲裝的女人,還幫助女仆格溫申請秘書的職位。
簡奧斯丁《傲慢與偏見》里的伊麗莎白就是一個極具個性的角色,她有對愛情的態(tài)度,有對生活的暢想,看書學習不斷刷新對外界的認知。在接觸中矯正對達西的看法,最終獲得美好的愛情。
這些是劇情中女性人物的代表,其實只是一種意識更新的萌芽。但是在漫長的西方文化中,女性在家族中沒有繼承權(quán),她們最終的命運都是嫁人,還是處于被支配的地位。
《唐頓莊園》伯爵沒有兒子,只有三個女兒,按照當時英國的遺產(chǎn)限定法規(guī)定,他的財產(chǎn)必須傳給家庭中的男性后裔。
簡奧斯丁筆下的女性角色,有意識有思想,但最終的命運都是通過外貌來換取經(jīng)濟上的保障?!栋谅c偏見》里貝納特先生去世后,侄子繼承他們的財產(chǎn),正是因為這一點原本被伊麗莎白鄙視的表兄才敢跟她求婚。
女性的意識在覺醒,但是長久的文化積淀,古老的規(guī)定阻礙她們成為真正的斗士。
貴女們喜歡組織派對,除了顯擺好看的衣服,唯一的好處就是在聊天中能增長見識。她們也參與經(jīng)濟政治的言論,卻都是幕后參與,過一過嘴癮,起不了決定作用,決定權(quán)還是男性說了算。
政治經(jīng)濟的決定權(quán),決定了社會地位,這是貴族女性的內(nèi)傷,只不過是一堆穿得好看的瓶子,沒有內(nèi)在權(quán)力,也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。
盧梭在分析分類關(guān)系說
對于近代英國來說,從中世紀就確定下來的女性天生較男性底下,男性應對女性加以管束的觀念基本未得到改變。
這樣的關(guān)系到維多利亞時代(1837年~1901)后也一直存在。
盧梭這句話,不是在說某一個特定階層,或者某一天,而是對一整段歷史闡述,是一個社會現(xiàn)象。
盧梭這段話也《泰坦尼克號》的主題眼,里面人物關(guān)系,以及露絲自我覺醒都圍繞這句話展開。
二/露絲的3次放棄生的行為,是自我意識的掙扎和覺醒
露絲是貴族,從小耳濡目染家庭的等級教育。同時她又受到女性權(quán)益平等思潮的影響,在她心里,有著新舊兩種思想的沖撞。這兩種思想拉扯她,隨著她登上泰坦尼克號,它們在她心里已經(jīng)對戰(zhàn)N場,讓她做出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的事情來。
《泰坦尼克號》有2條故事線:
一條是露絲和杰克的愛情
一條是露絲的內(nèi)在成長
這2條線都是從露絲決定去死開始,這個姑娘3次跳船,譜成了一首永恒的愛之歌,也實現(xiàn)了自我的成長。
01第一放棄生——從內(nèi)心絕望到準備跳,是自我成長里迷茫期的結(jié)束
露絲的登場很酷,她不屑地說這艘船看起來一般般,也不夠大不夠氣派。
泰坦尼克號容納3000多人,它的內(nèi)部裝修的至今(1912年)最豪華的,安全性能最高的。能坐上這艘“永不沉沒”的巨輪讓人羨慕不已,有人成了幸運兒,有人送行,有人來湊熱鬧……說話聲,車子的喇叭聲,響成一片。
一片熱鬧歡呼中,露絲問了一句“自己的外套?”這個情節(jié),你或許認為她在裝,不!并不是!有地位的人出行都有專屬管家,帶出門的隨從必須靠譜,這需要她提醒嗎?
這從側(cè)面反映了她根本就不在乎船有多牛,人有多少,她置身其中卻又被自己拋開很遠,外在的喧鬧和內(nèi)心的幽靜形成對比,是露絲決定放棄生命的前奏。
這個時候,我們才知道,她是去美國結(jié)婚的,而這艘大船就是送她走向牢籠般婚姻生活的元兇。
上船第一個晚宴,露絲穿著鑲滿珠寶的禮服,吃著牛排,聽著高雅的音樂,優(yōu)質(zhì)的服務。她在愉快的氛圍里很安靜,安靜地過分,不和旁人聊天,也不笑,然后她快速奔跑起來。鏡頭追著她的腳快速移動,逐漸拉遠成全景。在偌大的巨輪上一個女人獨自跑著,像瘋子,她要干嘛?
3000人的船,沒有一個人愿意和她一起跑,沒有一個人懂她;這么大的泰坦尼克,她能去的卻只有一個地方,就是船尾,她決定去死。這一系列鏡頭的切換,情節(jié)的安排反映了露絲內(nèi)心的孤獨和迷茫。
這個自殺很突然,好好的怎么就要自殺了?不就結(jié)婚嗎,至于嗎?很至于!結(jié)婚不好就離呀!不行!
露絲的抑郁和自殺根源來自貴族觀念的束縛。她獨立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(fā),并沒有長大,更多的是被家族觀念的壓制。
這個時候的露絲一定是痛苦的,她不想糊里糊涂的結(jié)婚,又不敢說?!拔以撛趺崔k?”她肯定問過自己無數(shù)次,沒有結(jié)果,最終選擇跳海,才有了一段莫名其妙的瘋跑。
露絲站在船舷邊向海面探了2次頭,她深呼吸,沒有跳。
露絲的第一次自殺,你可以把她看成貴女的無病呻吟,其實這是她的嘗試,渴望突破束縛尋求自我的一次試探。這個向外的試探,是她在尋找機會,生的機會,生活的機會。
她的悲,正是感受到現(xiàn)狀壓抑的心理呈現(xiàn)。她不再抱怨或內(nèi)心的自憐,她開始行動了,這個情節(jié)恰恰暗示了露絲自我成長的開始,
02第二放棄生——和過去告別,外在和內(nèi)心的共同成長
露絲沒有跳海,她遇到了杰克,一個天生愛自由的小畫家。他們相愛了,在他們坦誠感情那晚,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,船要沉了。
2個人的情感被未婚夫知道,出于臉面,他沒有對露絲怎樣,而是誣陷杰克偷盜。露西一臉不明的看著杰克,她還沒搞明白,這個剛剛還和她蜜出油的男人怎么就偷東西了。露西的未婚夫說,杰克的目的就是為了偷珠寶。
杰克被管家戴上手銬鎖到了船艙底部。
露絲被帶著收拾行李,被帶著準備離開泰坦尼克號。她和媽媽,未婚夫來到救生艇前,她站在泰坦尼克號上,看著媽媽登船。媽媽轉(zhuǎn)身向露西伸出手,她叫了露絲2次,露絲沒有回答,沒有伸手。
她和媽媽告別,轉(zhuǎn)身跑向杰克。
露絲這一次沒有跳海,沒有自殺,而是放棄了生的機會。
她來到救生艇邊到轉(zhuǎn)身離開,猶豫了15秒。這15秒對我們來說很短,對露絲來說很長。她和媽媽再見,是在對自己從出生至今的告別,是在和家族,和貴族身份告別。
看著媽媽,露絲內(nèi)心那層束縛已經(jīng)有了裂痕。我們能看到她的眼神不明亮,臉上沒有笑意,也沒有痛苦,從整個面部表情來看,懵懵的,似乎有點搞不清狀況的樣子。
弗洛伊德在說到人的內(nèi)在成長中,提到英雄的成長需要一個智者。
是說一個人要從破殼,到成長到真正長大這個過程重需要一個引導人。在他自我內(nèi)在還沒有成型前,這個引導人至關(guān)重要,決定他未來的走勢。
而此時露絲的引導者正被關(guān)在船艙底部,她在破殼而出這一下,是要自己去完成的,所以她不確定。
一個是引導者缺失,杰克的缺失,讓她信心不足;
一個是前引導者的更換,媽媽的引導地位的喪失,是露絲內(nèi)心的失落。
對媽媽說“NO”對嗎?未來怎樣?……露絲不知道,此時這種茫然都體現(xiàn)在了露西臉上。沒有英雄在成為英雄前是信心滿滿的,都沒見過成功何來堅定的自信?都沒出過門,何來信心?他們都是一邊質(zhì)疑一邊上路,此時的露絲也是如此。
當露絲做出決定,離媽媽越來越遠的時候,她奔向杰克的腳步更快,她的眼神更加明亮。
這個劇情暗示露絲內(nèi)心從茫然到突破的成功轉(zhuǎn)身。是她對內(nèi)在自我的逐漸認可,拋棄了浮華的物質(zhì)束縛,她由內(nèi)到外真正的成長起來。
我只想說,這個時候披頭散發(fā)的露絲,真的太美了。
03第三次放棄生——做自己的決定,做勇敢的女孩
露絲又跳船了。
救出杰克后,杰克送她登上救生艇。他們四目相對,求救型號在接口頭頂炸開,他的臉在陰暗和亮光中忽明忽暗。露絲仰頭看著杰克,她的臉一直在明亮里。這個時候我有一個錯覺,分不清照亮露絲的是求救信號,還是杰克?